《木兰诗》全文及内容赏析。
《木兰诗》全文如下: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全文翻译如下:
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传出,木兰对着房门织布。听不见织布机织布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惦记什么?(木兰答道)我也没有在想什么,也没有在惦记什么。昨天晚上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主在大规模征兵,那么多卷征兵文册,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我)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就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
在集市各处购买马具。第二天早晨离开父母,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水流水声。第二天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的啾啾的鸣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翻越重重山峰就像飞起来那样迅速。北方的寒气中传来打更声,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给木兰记很大的功勋,得到的赏赐有千百金还有余。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说不愿做尚书郎,希望骑上千里马,回到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每间房都打开了门进去看看,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当着窗子、对着镜子整理漂亮的头发,对着镜子在面部贴上装饰物。走出去看一起打仗的火伴,火伴们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数年之久,竟然不知木兰是女孩。
(提着兔子耳朵悬在半空中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分辨。雄雌两兔一起并排跑,怎能分辨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这首诗通过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木兰勤劳、智慧、勇敢、坚强和不贪图利禄的高贵品质,以及她爱国爱家的崇高精神。
全诗共分为六段:
1. 第一段:叙述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通过环境描写和木兰的叹息声,展现出木兰内心的忧愁和矛盾。
2. 第二段:写木兰准备出征。“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在得知父亲要参军后,毅然决定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3. 第三段:描写木兰出征前的准备工作。“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四处购买马具,准备踏上征途。
4. 第四段:概括木兰十几年的征战生活。“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一段通过对行军路线和环境的描写,烘托出木兰的勇敢和坚韧。
5. 第五段:写木兰胜利归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在战场上英勇无畏,最终凯旋而归。
6. 第六段:写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木兰拒绝了朝廷的赏赐,只求回到故乡与亲人团聚。最后,“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以生动的场景描写,表现了木兰与家人团聚的喜悦之情。
这首诗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诗中以人物问答来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以众多的铺陈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以风趣的比喻来收束全诗,令人回味。同时,《木兰诗》也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它成功地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
木兰在战场上主要通过以下一些方式来克服生理性别差异:
首先,木兰凭借坚定的意志和强烈的决心,让自己忘却性别身份,全身心投入战斗,坚韧不拔的精神使她能够承受战争的艰苦和压力。
其次,她在穿着和行为上尽量向男性靠拢,通过伪装和掩饰来模糊性别特征。
再者,木兰在战斗技能和军事才能方面刻苦训练,以高超的武艺和智慧在战场上立足,让人们更多地关注到她的能力而非性别。
此外,木兰可能也利用了一些特殊的环境和条件来隐藏自己,比如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地点进行行动,避免因性别而暴露。
最后,木兰在军中可能与战友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得到了他们的信任和支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她克服了因性别带来的困扰。
《木兰诗》具有以下艺术特色:
1. 叙事详略得当:对木兰从军前的准备、征战过程简略叙述,而对木兰回家后的场景则细致描绘,重点突出。
2. 语言质朴生动:整首诗语言自然流畅,如“唧唧复唧唧”等表述充满生活气息,同时又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各种场景和人物的心理。
3. 巧用多种修辞:运用了排比,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还有互文,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等,丰富了表达。
4. 人物形象鲜明:成功塑造了木兰这一勇敢坚毅、又有女儿柔情的巾帼英雄形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5. 情节富有传奇色彩:女扮男装从军并立下赫赫战功,充满了浪漫主义和传奇性。
6. 感情真挚丰富:既表现了木兰对家的眷恋、对亲人的深情,又体现了她对国家的忠诚和勇敢担当。
在《木兰诗》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看出战争对人民的影响:
从木兰“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可以看出,战争使得家庭中的壮年男子必须出征,给普通百姓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甚至需要女子挺身而出。这反映出战争打破了家庭的正常生活秩序,让亲人分离。
诗中对战争过程的描述虽然简略,但“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等诗句也体现了战争的艰苦和残酷,战士们需要经历长途跋涉、恶劣环境等挑战,这对人民的身心都是一种巨大的考验。
战争也导致了许多生命的消逝,“将军百战死”一句暗示了战争造成的大量伤亡,使无数家庭失去亲人,给人民带来无尽的悲痛和创伤。
同时,战争结束后木兰归家,“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战争期间亲人间长久的分离和思念,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总体而言,《木兰诗》通过木兰的经历,较为生动地展现了战争对人民生活、情感等方面造成的深刻影响。
从《木兰诗》的具体内容可以分析出木兰具有以下丰富而鲜明的人物形象特点:
勇敢无畏:“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她敢于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直面战争的危险,展现出非凡的勇气。
坚毅顽强:“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在漫长的军旅生涯中,她历经艰难困苦却始终坚持。
聪明机智:准备出征时,能有条不紊地购置各种装备,在军中也能巧妙应对各种情况。
重情重义:对父母孝顺,为父亲出征;对家人思念,归家后与亲人的互动体现出她对亲情的珍视。
勤劳能干:诗中开头“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显示出她日常的勤劳。
不慕荣华:“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表明她不贪图功名利禄。
充满智慧:能在军中隐藏自己的女性身份多年,足见其智慧。
活泼可爱:回家后的一系列举动,如“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展现出她活泼俏皮的一面。
总之,木兰是一个集勇敢、坚毅、智慧、善良等诸多优秀品质于一身的巾帼英雄形象。
木兰的故事体现了以下重要的家庭价值观:
首先,体现了孝道。木兰代父从军,是出于对父亲的关爱和不忍心让父亲受苦,这展现了她对长辈的尊重和尽孝的精神,把家庭责任置于重要地位。
其次,体现了亲情的深厚。木兰离家后对家人的思念,以及家人对她的期盼和迎接她归来时的喜悦,都反映出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牵挂、彼此关爱的情感,强调了亲情的珍贵和不可替代。
再者,体现了家庭的团结与支持。木兰能够安心从军,离不开家人在背后的理解和支持,而木兰为了家庭挺身而出,也彰显了家庭团结一心、共同面对困难的力量。
最后,体现了对家庭幸福的追求。木兰努力奋战,最终凯旋而归,也是为了能和家人重新团聚,过上幸福安稳的生活,这反映出对家庭和睦、幸福的渴望和珍视。
比如“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这一细节。
这一细节首先体现出木兰日常的勤劳能干,她在家中从事纺织这样的劳作,展现了她作为普通女子勤劳质朴的一面;同时,也与后文她毅然从军形成对比,突出了她为了家庭而勇敢做出改变的决心和担当。这个看似简单的日常行为,为木兰整个人物形象奠定了基础,让我们看到一个平凡却又不凡的女子,既有着生活中的烟火气,又有着面对困难时的坚毅和果敢。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这句诗体现了木兰的机智。
在古代,女子从军是极不寻常的事情,而木兰能够在军队中隐藏自己的身份长达十二年之久,没有被他人发现,这需要极高的智慧和谨慎。她可能通过改变自己的言行举止、外貌形象等方式来融入男性士兵之中,同时也需要巧妙地应对各种可能暴露身份的情况。
这句诗不仅展现了木兰的机智,还反映了她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对家庭的责任感。她为了保护家人,不惜冒险从军,并且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保持了自己的身份秘密。这种机智和勇敢的品质使得木兰成为了一个备受尊敬和赞扬的人物形象。
木兰的人物形象特点十分鲜明:
勇敢坚毅:代父从军,奔赴战场,面对战争的残酷毫不退缩,体现出强大的勇气和坚定的意志。
聪明机智:能在军中隐瞒自己的女子身份长达多年,足见其智慧过人,懂得如何周旋应对。
重情重义:为父从军是对父亲的深情,对战友也有情有义,“同行十二年”可见一斑。
勤劳善良:开篇“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展现其勤劳,而从军的行为又体现出她内心的善良。
有家国情怀:为国出征,奋勇杀敌,为国家的安宁做出贡献,同时对家庭也无比热爱。
不慕荣华:“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显示出她不贪慕功名利禄。
自信独立:敢于打破传统,以女子之身成就非凡功业,有很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活泼可爱:归家后的一系列举动,如“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又表现出她活泼俏皮的一面。
《木兰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地位方面:
1. 乐府民歌的经典之作:它是南北朝时期乐府民歌的杰出代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 巾帼英雄的象征:木兰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经典的巾帼英雄形象,具有标志性意义。
影响方面:
1. 后世创作的范本:为后世描写女性英雄形象提供了范例和灵感,启发了众多文学作品对类似主题的创作。
2. 文化传承:其故事广泛流传,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价值观起到了积极作用。
3. 国际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也有一定影响,让更多人了解到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4. 激发民族自豪感:木兰的形象和精神激励着无数人,增强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木兰诗》的主题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赞颂木兰的勇敢无畏与担当精神。她代父从军,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二是体现了女性的力量和价值。木兰打破传统性别观念的束缚,以女子之身做出了不逊于男子的功绩,证明了女性的能力和智慧。
三是强调了亲情的重要性。木兰从军是出于对父亲的关爱和保护,同时她凯旋后与家人团聚也体现了亲情的深厚。
四是反映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经历战争的残酷后,木兰归家恢复女儿身,享受平静生活,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
总体而言,《木兰诗》通过木兰的故事,传达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
以下描写体现了木兰的女性美: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两句诗描绘了木兰归家后坐在窗前梳理如云的鬓发,对着镜子在脸上贴花黄的情景,展现出她的柔美和爱美的天性,体现了女性特有的温婉和细腻之美。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通过木兰换回女儿装的举动,让人感受到她作为女性对美丽服饰的喜爱,以及恢复女儿身时的那种清新与娇柔之美。
木兰形象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首先,她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孝道文化。代父从军是对父亲的敬爱与担当,展现了孝道的至高境界。
其次,她代表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在战争环境中,不畏艰难,顽强拼搏,这种坚韧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再者,木兰打破性别局限,彰显了女性的力量和价值,反映出对性别平等的一种早期追求和向往,丰富了传统文化中对女性角色的认知。
此外,她的爱国情怀和家国意识深厚,为了国家利益挺身而出,这种精神也是传统文化所倡导的。
最后,木兰的故事流传千古,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激励着人们勇敢面对困难,承担责任,为了家庭和国家奉献自己。
在木兰故事的传播与演变过程中,以下因素起到了关键作用:
一是文学作品本身的魅力。《木兰诗》以其生动的描写、感人的情节和独特的人物形象,吸引着人们不断传颂和解读。
二是民间口口相传。百姓的讲述和流传让木兰的故事广泛传播,不断加入新的元素和情节。
三是不同艺术形式的演绎。如戏曲、影视等多种艺术形式对木兰故事的改编和呈现,进一步扩大了其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
四是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不同时代对木兰形象和精神的解读和需求不同,推动着故事不断演变以适应时代。
五是文化传承的力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木兰故事承载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在文化传承中得以延续和发展。
木兰故事的文化内涵对中国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它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女性形象和价值的认知。木兰展现了女性的勇敢、智慧和担当,打破了传统观念中对女性的局限,为女性树立了一个强大而正面的榜样,提升了女性在社会和文化中的地位。
其二,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木兰为了家庭和国家挺身而出,这种对家和国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是中国文化中家国同构观念的生动体现,激励着无数人爱国爱家。
其三,蕴含的孝道文化。木兰代父从军是对父亲的孝顺,这进一步强化了中国文化中重视孝道的传统,成为孝道的经典范例。
其四,展示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木兰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顽强拼搏,这种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坚韧精神的象征之一,鼓舞着人们面对困难不屈不挠。
其五,作为一个经典的文化符号,木兰故事在跨文化交流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木兰诗》中的木兰形象对当代中国女性有以下启示:
启示一:勇敢追求梦想。木兰勇敢地踏上从军之路,追求自己心中的目标,当代女性也应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事业、爱好等梦想,不畏艰难险阻。
启示二:打破性别局限。木兰打破了传统对女性的定义,在男性主导的战场上取得辉煌成就,这提醒当代女性不要被性别观念束缚,要相信自己有无限可能,在各个领域展现自己的才能。
启示三:责任与担当。木兰为了家庭代父从军,体现了强烈的责任意识,当代女性也应在家庭、工作、社会中勇于承担责任,为自己和他人负责。
启示四:智慧与坚韧。木兰凭借自己的智慧在军中生存并立下功劳,遇到困难不屈不挠,这启示女性要保持智慧和坚韧的品质,在生活中应对各种挑战。
启示五:保持自我。木兰回归后恢复女儿身,她在展现男性一面的同时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女性身份,当代女性也要在追求自我发展的过程中,保持自己独特的魅力和个性。
以往好文:
3.《离骚》全文及赏析。
4.《长恨歌》全文及赏析。
5.《贺新郎·夏景》苏轼。
6.《过秦论》全文及赏析。